
Google Analytics 小教室 #8 – 跟著這樣做,查詢子網域流量更快、更直覺
一般網站會有一個主要的網址,例如 www.website.com,在使用 Google Analytics 時不會遇到太大問題。但有規模一點的網站不會只有一個網址,通常會有許多子網域 (sub domain),這時報表撈取就會遇到一個困擾。
子網域 (sub domain) 撈報表會遇到什麼問題
假設今天有一家公司,申請的網域是 website.com
主站網址是 https://www.website.com/
購物首頁網址是 https://shop.webiste.com/
部落格首頁放在 https://blog.website.com/
如下圖,進入 Google Analytics 最常看的報表之一 :「行為」→「網站內容」→「所有網頁」,這時就會發生一個常見的問題。
「網頁」中的 “/” 是 www.website.com、shop.website.com、blog.website.com 的混合數據,無法區分開各網域的數據。

那麼,有什麼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呢?
解決方法一:次要維度
要分辨 “/” 是哪一個網域的首頁,最快的方式就是如下圖,在「次要維度」中選「主機名稱」

選好後就會出現下圖報表,報表中的 “/” 依照不同的網域被區分開了,很明確的知道每個網域的首頁數據。

解決方法一的優缺點
這方式的優點是不用先設定,只要會拉「次要維度」,就找得出相關數據。你的 Google Analytics 資料有多久,就可以撈到多久以前的資料。
但這方式也有兩個缺點
- 用次要維度拉出「主機名稱」,對很多不熟悉 Google Analytics 報表的人來說不直覺、也不友善。
- Google Analytics 內建的報表只能有「主維度」跟「次要維度」,很多時候報表已經有用到「次要維度」,這時就不可能拉出第三個維度來放「主機名稱」。
解決方法二:新增資料檢視,單一欄位顯示完整網址
另一個比較直覺的方式是讓 Google Analytics 的「網頁」欄位如下圖直接呈現完整網址

這樣是不是直覺多了,而且整合在「網頁」欄位內,要撈、要查詢、要過濾都很方便,這要怎麼做呢?這時要動用「資料檢視」中的「篩選器」。
怎麼新增「完整網址」的「網頁」欄位
為了避免影響到現在正在用的 Google Analytics,建議先新增「資料檢視」,然後到該「資料檢視」下的「篩選器」→「新增篩選器」。

「篩選器名稱」隨便取,這裡我們取 Show Full Domain Setting
「篩選器類型」選「自訂」→「進階」,「進階」的內容照下圖設定

「欄位 A -> 擷取 A」,選「主機名稱」,設定內容填入「(.*)」
「欄位 B -> 擷取 B」,選「請求 URI」,設定內容填入「(.*)」
「輸出至 -> 建構函式」,選「請求 URI」,設定內容填入「$A1$B1」
勾選「必須填寫欄位 A」
勾選「覆寫輸出欄位」
解決方法二的優缺點
方法二的優點是呈現的報表很直覺,只要設定好,一般單純看 Google Analytics 報表的人都可以看的懂,不需要學會額外的操作。
但缺點就是,因為是透過「資料檢視」的「篩選器」關係,只有設定完成後,「網頁」欄位才會開始出現完整網址,之前「網頁」欄位內的資料不會被改變,依然存在。
所以建議用一個全新的「資料檢視」來存放包含「完整路徑」的「網頁」欄位。不影響現在使用的數據,要看完整的路徑,只要切到新的「資料檢視」就可以看到。
建議,先設定「資料檢視」再說
因為方法二的「資料檢視」特性是,設定了之後才會開始累積資料,因此越早設定越好,設定好即使不用也沒差,就放著讓他累積資料。
通常這是 Google Analytics 帳號必備的「資料檢視」之一 (還有一個常見的必備資料檢視是排除公司 IP)。 所以不管是要用方法一或方法二,建議先按照方法二的方式,把新的「資料檢視」設定好。
現在即使用不到,未來的某一天說不定會用到。